Calix在澳大利亞巴克斯沼澤的ZESTY技術中試工廠。照片:Calix
澳大利亞綠色科技公司Calix已從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獲得4490萬澳元(3000萬美元)的撥款,用于使用該公司的零排放鋼鐵技術(Zesty)建造一座綠色鐵示范工廠。該公司此前曾聲稱,該技術能夠以與化石燃料等效物競爭的成本生產氫衍生的直接還原鐵(DRI)。
總部位于新南威爾士州的Calix計劃每年在該工廠生產3萬噸DRI或熱壓鐵(HBI),最終投資決定定于2026年6月做出。該公司尚未透露該項目的位置。
Calix表示,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ARENA)的撥款占項目預算的50%,并取決于配套捐款和關鍵項目目標的實現。
施工計劃于2026年開始,隨后進行調試,計劃于2028年開始運營。
該公司補充說,在2026年6月底之前,它可以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外為該項目的工作提供資金,并計劃通過股權融資、投資者和項目融資為任何進一步的工作提供資金。
去年,這家綠色科技公司在一項研究中得出結論,通過減少煉鋼過程中使用的昂貴氫氣的量,可以降低煉鋼用綠色氫基鐵的成本。
Zesty工藝涉及在將氫氣加入煅燒爐(一個用于加工化學品和礦物的高筒)之前對其進行預熱,在煅燒爐中,它通過化學方法從鐵礦石中剝離氧氣,生產出直接還原的鐵,然后將其加工成HBI進行進一步銷售(最終制成鋼)。
該過程留下一些多余的氫氣,然后可以重新使用,廢氣蒸汽(由氫氣和汽提的氧氣形成的H2O)要么被送回電解槽進行進一步的氫氣生產,要么被送入現場蒸汽動力發電機,這反過來可以幫助為電解槽供電,基本上是在閉環中回收工藝熱量。
這筆資金是在ARENA資助的試點項目證明Zesty有潛力從一系列鐵礦石中生產經濟綠色鐵之后獲得的,包括來自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的低品位礦石。
Calix去年聲稱,通過減少氫氣的使用量,綠色鐵的成本將與補貼前使用化石燃料制造的鐵相似,盡管它似乎將制造HBI的成本與同時制造鋼鐵的復合成本進行了比較。
Calix總經理Chris Ormston表示:“Zesty示范工廠如果成功,將成為一個里程碑式的設施,有助于加快澳大利亞綠色鋼鐵行業的發展。Zesty與多種礦石類型和品位的兼容性將使其成為測試和開發綠色鋼鐵路徑的理想多用戶平臺設施。”
Ormston補充道:“它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氫氣消耗,避免顆粒化,并在低成本電力上靈活運行,這使它能夠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然而,該國的高電價使綠色氫基鐵和煉鋼的生產競爭力和吸引力降低。
總部位于墨爾本的礦業巨頭必和必拓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員上周表示,即使有慷慨的政策支持,澳大利亞的綠色鋼鐵生產“根本無法運作”。
(素材來自:Calix 全球氫能網、新能源網綜合) |